2018年-2019年,在做厦门新会展中心规划的时候,我们对国际和国内会展市场做了深入研究,因为市场的研究和市场的准确定位关系到新会展中心整体布局以及运营管理。在市场调研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会展活动以及场馆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会展活动的形态已经由展览、会议、节庆、赛事向多元形态融合发展。原来的展、会、节庆赛事单独办,现在会中带展、展中带会,展和节庆有结合,会议和很多评比、赛事进行了融合,所以会展多元化的融合发展对场馆建设以及场馆运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另一方面,会展活动的价值已经由宣传展示、信息交流、交易合作等价值向社交活动来演进,特别是社交活动,体验性已经作为参观者、参会者非常重要的诉求,像今天的三新展,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展或者一个会,就是整个中国会展业界的社交活动,这个社交活动能为我们带来更加多元的价值,让我我获得更大的收获。
会展活动的演变对场馆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场馆作为整个会展活动或者社交活动的载体,对于整个活动价值的体现和提升需要起到新的重要作用,展馆运营方经营理念要从单纯的场地租赁向多元化服务发展,特别是综合的数智化运营和体验式消费成为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我们认为会展产业的场馆数智化是接下来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方向。二三线展馆没有北上广深这么好的自然禀赋,难以轻松吸引大型会议展览落户,因此多业态运营、多元化服务以及场馆数智化、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是未来赢得市场的关键。
原来会展中心服务比较单一,可能与主办方、参展商、参会者、观众的诉求有差距,但是这差距不代表会展中心不愿意做,而是受到很多硬件和智能化服务的约束,有的时候心有余力不足,所以我们规划建设厦门新会展中心的时候,发现未来方向应该向产业集聚区多元业态、多元经营,特别注重数字场馆的建设,这样在竞争下才有希望。
对于会展产业集聚区,运营模式需要由单一租赁转型为一站式综合性服务,特别是产业集聚区起来以后,除了做展馆租赁,还有自办展以及围绕办展办会能够提供的增值服务,和周边甚至所在城市能结合的多个业态。
第一,行业背景方面,会展城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特别在疫情常态化下,场馆的运营也充满了挑战。比如这次新冠疫情,武汉多个场馆临时改造为临时方舱医院,厦门国贸会展的宝达投资公司有一个体育馆,也被政府征用作为临时的服务中心,现在看起来距离智慧化、智能化的要求还有差距,加上国家对于未来新建会展场馆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在突发疫情的情况下,能够临时紧急征用。
第二,政策环境方面,国家政策积极引导会展业的信息化建设,这也是国家鼓励的方向。
第三,场馆综合运营需要数智化来支撑。
第四,因为疫情原因,线上线下展会融合发展的要求。
第五,城市发展,现在很多地方在建设智慧城市,场馆和产业园区也是智慧城市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怎样把产业集聚区、场馆数智化和智慧城市融合发展,这也是一开始规划建设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现在做规划、建设,场馆三年以后才建成,现在如果没有考虑周全,等场馆建成以后就跟不上时代要求。
第六,现有信息技术有助于加快场馆数智化转型。
数智化场馆的发要经过五个阶段:第一,基础设施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建设;第二,智慧场馆的运营;第三,运营方协助、配合主办方共同组织智慧会展项目;第四,在展(会)前、中、后全过程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第五,生态的发展,会展产业链能够和智慧城市融合有机发展。
这是未来要达到的方向,场馆方通过数智化提供高效服务,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形象;主办方能够拎包办会办展;参展商、观众能够无忧参会、观展、体验,服务商也同样能够更好地协同。
我们希望把厦门新会展中心打造成为中国会展产业集聚区和数智会展的标杆。我们规划了一个在全国在建展馆或已建成展馆中少有的庭院式布局,设置了一个中央商业廊道。
厦门新会展中心也是国内唯一一个面朝大海的大型场馆,观景平台也是商业区,风景这边独好。
城市中轴是生态连廊,西边是厦门新体育中心,东边则是新会展中心。新城主要依托新体育中心和新会展中心,致力于打造成为集体育赛事、商务会展、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核心区。
展览中心室内展览面积30万平方米,室外8万平方米,会议中心占地10.74万平方米,而且规划了1.1万平方米无柱超大会议厅,同时有46个从300平方米到1500平方米的会议室,也有配套酒店。
我们的目标是高水平建设会展产业集聚区以及数智化场馆。新会展中心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盛大启幕。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2020三新展暨峰会的视频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