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简体中文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展会公告

陈弘浩:展览公司不是卖展位,而是提供服务

市场越难,越体现服务价值;口袋越紧,越考验服务能力

刚才王伟讲到重庆摩托车博览会,我也是一个骑士,所以我对摩托车博览会也是一种朝圣的心态。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我自己的展会下半年在长沙召开,就错过了这个朝圣之旅,明年我会继续参加王伟总的这个盛大集会。


我来自湖北武汉,我们主办的良之隆·中国食材电商节是全国餐饮食材的行业盛会。今年武汉处在疫情中心,我们受到两重打击,一个是展会能不能开的问题,还有就是餐厅能不能开的问题,餐厅开不了,那我们这个展览会也没有开的必要了。



于是我们今年把展会迁移到了湖南长沙,依然是10万平米的规模,展会很成功。


我原来经常讲服务的概念,但是事实上是服务和产品帮助我和我的团队战胜了一次疫情,原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规模14万平米,我们的展位可能只有5%还是在排队选客过程中间,95%已经全部卖完了,提前150天基本上结束销售而进入服务期。



但是今年疫情这么难,我们还是提前100天完成销售目标,底气在哪里?我们用了8年时间把8000平的展览会做到14万平米。

疫情期间我们做了什么?

疫情下,我们没有服务手段、没有服务场景,我们在疫情期间怎样和客户进行连接?


2015年我们架设了一套服务体系,这次派上了大用场:我们餐饮行业中很多食材企业要支援武汉,通过我们的手和信息服务系统协调进入到武汉市的医院(包括配餐)。现在大家觉得在线会议是非常轻松的事情,但在疫情期间我们仍然快速架设网络、架设直播厅,加上产业联动,我们做了一系列的事情。


什么是主办方变身?


我们主办方要学会的变身,应该是改造整体的定义和定位,你到底是一个卖展位的公司还是是一家提供服务的公司,你提供的服务到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服务,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谨提出我的方法论,就是主办方脱胎换骨的核心内涵,我们把主办方定义成1.0、2.0,3.0三个不同的阶段。



2013年公司是1.0,以销售展位为主,所以展会做得很小,和客户没有粘性,一年和客户见一次面,打三次电话,第一个电话问你参展不参展,第二个电话问你什么时候签合同,第三个电话问你什么时候回款,然后就再没有连接了,这就是传统展览公司的做法。


很多人试图改变,一个方向就是用信息化方式推进展览进程,但要考虑到这个信息化对市场有用还是对自己有用,比如说你上了强大的招商管理系统、观众管理系统、呼叫系统,这都是在展会过程中间内控型的信息化,而且这个过程还是割裂的,门禁和你的展商管理打不通,门禁和呼叫系统打不通,因为外部服务商的公司都在做这个事情,帮助大家更高效地进行内部管理,但是缺乏对外部挑战的思考。

2.0版本是垂直细分领域中的营销服务型公司。我们的展会是B2B展览会,每一年有十几万家餐饮和经销商来到展会现场,门票200元,当然不全部是售卖的。


什么叫做服务?具备四个属性的公司才称之为服务型公司:


第一,有没有场景产品的再造能力

很多场景是展商和观众之间互动的,我们在展览会上就是展示商品展示场景,有更多维的,比如说重庆吃火锅要跳舞,吃烤全羊要献哈达,这个就是文化的融入,要思考场景产品再造在行业中间到底是什么。


第二,有没有技术工具的开发能力

或者说你要拥抱这个工具,没有新技术在这个时代寸步难行。


第三,社群身份的重构属性

具备有行业社群特性的人办展览会比传统展览公司更加容易,原因在于他具备了社群身份的属性,比如说媒体、行业协会。现在我们要找回和行业的连接度,提供的服务一定要懂客户。


第四,商业理念的变革

你和客户的连接点应该是你的服务品牌,而不是展位面积,这个时候团队才能够自内而外架构服务产品和服务场景。

2B垂直细分领域中的平台服务型,产品要生态化,生态要平台化、平台要资本化,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展览平台的流量生产和流量分发。这和开一个商场是一个道理,有更多的商户来入驻,但不能都是你的直营店。


平台服务型公司要理解交易属性的问题,卖产品是卖不过阿里巴巴的。要做平台型的公司,不能做我们不擅长的事情,我们做服务的就是帮助中小商户做客户连接,这样你的生态才能够做成平台。


具备2.0属性的公司和3.0的公司,就像太空卫星激光炮打地面坦克一样,用坦克永远打不过飞机,这就是降维打击。



在产业当中展览如何做到最好,实现脱胎换骨?这里有几个重要指标:


第一,数据要私有化

这是数据底层的概念,数据如果不是你的,不能贯通,别的就谈不上。


第二, 管理要系统化

员工更多时间应该做业务而不是做展览本质服务,但很多员工很多时间浪费在内部信息化管理上。我们一定要解放员工的双手和大脑,至少让他们有70%的时间在营销场景上用功,而不是在管理系统上用功。


第三,营销数据化

产品架构过程中要有技术力量做底层标签,做好一系列营销节点的统计工作。


第四,营销场景化

给予你的业务场景做营销概念的设计,比如说摩托车应该在赛道上跑。能否理解客户的产业,能否理解买家和卖家之间平时沟通互动的场景,而不是简单的说把展品搬到线上做3D展厅,那个不叫场景。


第五,营销产品化

只有在营销场景中实现了数据交互,才是营销产品化。假设展会有10万观众,你能否知道这10万观众在展厅干了什么事儿?展会是不是产品?是的,即使展会观众很多,但你可能依然掌握不到他们的交易轨迹。但是将营销场景化、营销产品化结合起来就可以清晰地分析出来,这样场景中的互动才有意义,不然单纯的人员流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应用场景的解读与匹配产品的研发,形成营销场景化和营销产品化,这个才叫做主办方的变身。


第六,用商户服务理念匹配产品运营

客户认可展览会的价值实质上就是服务价值。我们公司遵循了这一套业务逻辑才成长到今天,应用食材互动营销这个概念,秉承营销服务型公司这个理念,专注于解决食材企业获客难题,用数据服务千家企业,这就是数据营销的终极概念。



还是那句话,对于“展商参会者没钱还是有钱也不来?主办方怎么变身?”这个主题,我的解读就是:


市场越难,越体现我们的服务价值;口袋越紧,越考验我们的服务能力。


这是我的一家之言,供同行参考。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查看三新展暨峰会的照片